在人生前進道路上要學會兩件事:前進和拐彎。前進是目標,拐彎是為了繼續(xù)前進。
人生路上彎道多。人生如同爬山,彎道很多,并不是拐一兩次彎就達到人生終點,而是要經(jīng)過多次拐彎鍛煉,經(jīng)過多次挫折的磨練,經(jīng)過多次失敗的考驗,經(jīng)過多次總結經(jīng)驗教訓后才能成長起來的。許多偉人、名人、有成就的人成長軌跡,都雄辯地證明了他們正是在不停地拐彎中才得以前進的,在不斷拐彎中才獲得成功的。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三落三起,就是三次拐彎。拐彎不是返回原來的起點,而是拐到一個新的落腳點上,從而在新的領域獲得新的發(fā)展。
拐彎是一門藝術。往往在不幸降臨的時候,并不意味著看到或走到了路的盡頭,而是提醒我們是拐彎的時候了,就像蜿蜒曲折的盤山公路,每到轉彎處都有一個交通警示牌,如果我們光顧著前進,而忽視了警示牌,那就意味著我們不僅僅是止步不前,極有可能墜入懸崖。生活需要隨時觀察,遇彎就轉。著名漫畫家鄭辛遙說過:在路走完的時候,并不意味著到了路的盡頭,而是提醒我們是到拐彎的時候了。何時選擇拐彎是大智慧,怎樣拐彎是藝術。在人生漫漫長途中,平坦處,當有居安思危之心,險峻處當抱定柳暗花明之念。人生就是這樣,人到山前,山不轉路轉,路不轉人轉,人不轉心轉。學會藝術地拐彎,腳下總能走出一條灑滿陽光的道路來。
學會在逆境中拐彎。原路走不通了,必須拐彎,是明智的。愛因斯坦曾說過:人的最大本領是適應客觀條件的能力。達爾文說得更加透徹:適者生存。他們所說的“適”,就是適應,順應,用通俗的話說,就是會“拐彎”。任何人的人生并非一帆風順,總會遇到坎坎坷坷。用逆境作為馬達,駕馭生活小車繼續(xù)前進是精明之舉。實際上在人生歷程中,我們無法改變天氣,但我們可以改變心情;我們無法改變別人,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;我們無法改變環(huán)境,但我們可以改變思路;我們無法改變道路,但我們可以隨彎就彎。人生要想一直順暢地走下去,就要做好隨時隨地拐彎的準備。
拐彎是解決問題的一種途徑。生活中許多事、許多話、許多人當遇到問題時稍作冷靜、稍稍讓步、稍微拐彎就會是另外一種結果。拐彎是一種蘊含深刻哲理的正確決策。本來人不講理是缺點,但是人只知道講理而不善拐彎,則是一個盲點。殊不知,天有陰晴,月有圓缺,軍事上有進攻防御,久旱必有雨,月缺必有圓,防御是進攻的準備。一個人在人生道路上不可避免地有進有退的時候。帶上失敗的經(jīng)驗,去尋找另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。
已有0人發(fā)表了評論